5月10日,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新时期高校外语教育与教学发展”系列智慧讲坛大学英语分讲坛顺利举行。
10日下午,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一流课程建设”专题讲坛中,五所院校结合特色实践,就国际人才培养、课程思政育人、智慧教学模式以及慕课建设等进行经验分享,展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践路径与探索经验。
思政育人理念下的国际人才培养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李成坚院长基于本校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分享了思政育人理念下的国际人才培养经验。
李院长指出,国际人才培养是国家与社会的迫切需求,大学外语课程教学要积极而富有成效地参与到国际人才培养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四级后续学分课程和校级通识课程两个教学主阵地,加强课程模块建设,提升课程质量;另一方面要在课程设计规划中充分融入跨文化教学,注重中外文化比较、跨文化意识培养与国际视野拓展等,在语言教学中,实现国际人才知识、能力和意识的构建。李院长认为,跨文化课程情感目标与国际人才意识建构都是大学外语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体现,以跨文化外语课程建设为抓手,可以更好地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服务一流人才培养。
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徐晓艳副院长深入阐释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使命担当,系统梳理了本校在外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积极探索与实践经验。
烟台大学组建《新视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从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提升三方面入手,将课程思政融入主题、融入语言、融入现实,形成了“一点三面”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同时,通过打通课堂内外、校内校外,融通线上线下,实现大学外语思政育人空间与时间的双向拓展。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也实现了思政教学理念、能力、知识等的全面提升,团队建设成效显著。徐副院长强调,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应坚持团队先行、引领示范、全员参与、同向同行原则。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充分结合课程特点与教学规律,走出“课程思政”范式,融入到具体教学实践中,从而实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最大功效。
从“战时措施”到“平时机制”
——大学英语教学的智慧改革与持续创新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毛浩然院长从疫情期间院校举措入手,探讨了大学英语线上教学智慧改革模式,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华侨大学依托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辅以iWrite英语写作教学与评阅系统、Utalk视听实训智慧平台等促进师生互动交际,提效读写及听说教学;结合U校园及iTEST智能测试云平台,增加网络学习分值,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达成有效的在线自主学习——这些线上教学探索为院校深化混合式教学,实现思政铸魂、学以致用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积累了有益经验。华侨大学活用网络资源及平台、强化外语思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以智慧手段改革教学,以项目、任务驱动学习效果,提升核心素养;同时借助专业赛事、社会实践等,为学生构建沟通环境,推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持续创新。“教无定法,教有常法,贵在得法”,毛院长鼓励教师深入研究政策、善用智慧资源,实现教学相长、并育德才。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线上教学模式创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胥国红教授介绍了本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课程设置和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情况,并重点分享了基于产出导向法设计的大学英语线上教学模式。
该模式强调互动真实性和有效性,通过合理配置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iWrite英语写作教学与评阅系统及其他即时通讯工具,有效促成线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发挥学生内在能动性,提升教学效果。该模式包含教师布置产出任务、学生自学促成、教师指导促成、小组促成、个人产出和评价六个阶段,在驱动、促成和评价形成若干循环的同时兼顾“促成”的多样性;该模式还体现了翻转课堂理念,通过讨论、协作和对话等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在较轻松的氛围内提升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其吸收和深入理解知识。随后,胥教授结合读写板块真实教学案例,分享了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教学设计和操作步骤,为院校探索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有益启示。
|